新闻资讯

殡葬冷知识之清明上坟“三不带”

杭州径山竹茶园(如意陵园)

2024-10-31

所属分类:行业新闻


老话说:“早清明,晚十一”,说的就是清明上坟要提前去,十月初一可以晚一些。 


生死自古以来就是人生大事,清明又是我国传承千年的民族文化,每逢清明上坟祭祖,就少不了带上许多东西。 这千年传承下来的习俗,自然有许多规矩在其中,比如上坟必须带供果,单双数也有许多讲究,还要点香、磕头以表对逝去亲人的缅怀和纪念。 但这上坟用的东西,可千万别乱带,有关清明祭祖的讲究很多,其中更是有“三不带”的说法,


那这三不带分别是什么呢? 


1、不带破损的纸钱 在许多老人的观念中,人死后,依旧会在另一个世界生活,在那个世界里的钱财就是我们烧给他们的纸钱。 但烧纸时,千万不能用破损的纸钱。因为在许多人的观念中,破损的纸钱已经失去了在另一个世界里流通的功能,无法使用,所以无论是在烧纸时,还是购买冥币时,都要注意是否破损。 另一个原因则是,上坟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场合,不使用破损的纸钱,也是对已故亲人或祖先的尊敬。当然,在允许烧纸的地方,我们在怀念亲人的同时,也要注意火灾隐患。 


2、不带红绳 红色在中国一般都代表着喜庆,尤其是婚嫁等喜事时,往往都会选用中国红,所以代表着喜庆寓意的红色,出现在清明上坟的时候,的确有些不合时宜。 如果带着红绳去上坟,也会让已故亲人或是祖先认为,自己的后代和自己疏远了,同时也是对逝者的不敬。 


3、不带肉类供品、空心果 在古代,能吃上肉的肉是达官贵族,普通平民只有逢年过节才可能尝到荤腥,所以肉在古人的眼中非常珍贵。老人认为,如果带着肉类供品去上坟的话,可能会有嘴馋的小鬼偷吃供品,这也是对逝者的不敬。 除了肉类供品,空心果也不能带,虽然现在许多糕点都是空心的,但在古代,就会认为空心的点心是“偷工减料”,不实在。 


如果带着空心果去上坟,也会让逝者认为后代们不尊敬自己,哪怕你是无心之举,依旧会让逝者心中不舒服。 · 其实在许多地方,上坟不能带的东西还有许多规矩,比如一些寓意不好的供品。


 比如梨,寓意“离”,逝者与后代本就阴阳相隔,再带梨去上坟,会让逝者更加伤心。